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清明课堂】文明祭扫,宅家运动

作者:来源:第三实幼时间:2020-04-02 浏览:28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但清明除了祭祖扫墓,

还有着多姿多彩的运动,

是人们拥抱春天的大好时光。

那么,清明节有哪些运动呢?

清明节传统体育活动一: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球皮用皮革做成,

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

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宅家也能玩——快乐小足球

游戏目标

1.学习左右脚交替运球绕障碍前进并练习定点射门。

2.喜爱足球运动,对足球游戏有兴趣。

游戏准备

足球、障碍(卷纸)、球门(椅子、垫子)

游戏玩法

用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绕过障碍物,到终点处进行定点射门,也可以请家长来当守门员,增加射门难度。

注意事项

注意脚部用力要适中,并控制好球的方向。

清明节传统体育活动二:荡秋千

荡秋千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

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

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宅家也能玩——我来荡秋千

游戏目标

1. 练习双手抓杠悬空吊起,增强手臂的力量和耐力。

2. 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身体素质。

3. 增进亲子之间陪伴、合作、信任、赏识等良好的情感。

游戏准备

1.安全、较为宽敞的游戏场地。

2.可以用父亲刚劲有力的胳膊作千秋架。

3.可以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合作抬起的拖布杆或其它结实的棍棒作秋千架。

4.在地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圈便于孩子在圈内做准备活动,圆圈和“秋千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整。

游戏玩法及要求

家长面对幼儿搭起“秋千架”,幼儿站在圆圈内,原地转5圈后立即向前跑,跑到“秋千架”前,向上跳起,双手抓住“秋千架”,双脚离地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数数。

评价标准

小班的孩子双脚始终离地达到10秒左右,中班的孩子双脚始终离地达到15秒左右,大班的孩子双脚始终离地达到20秒左右,证明孩子手臂大肌肉群发展的力量和手指抓握的力量达标,可以继续加大难度和持续时间。

游戏指导

   如果孩子力量不够断断续续,或者孩子基本上没有悬空,家长不要着急,要有耐心,鼓励孩子通过游戏练习,记录每次的达标次数,循序渐进,孩子的动作发展会逐步提高。

清明节传统体育活动三: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是我国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

据明朝人的记载,

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

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

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宅家也能玩——狙击手

游戏目标

练习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游戏玩法

  家长用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幼儿用球击中光点。

清明节传统体育活动四:拔河

拔河初期叫“牵钩”“钩强”,

唐朝始叫“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

开始盛行于军中,

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

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

从那时起,

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宅家也能玩——两人拔河

游戏目标

1.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2.锻炼亲子核心和上肢力量,拉伸腰背及腿部后侧韧带。

3.通过游戏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游戏玩法

1.幼儿坐于垫上,家长腿与幼儿交叉。

2.幼儿后躺时,家长身体向前倾;家长后躺时,幼儿身体向前倾。

3.二十个一组,完成四组。

游戏指导

家长根据孩子运动能力适当用力。

清明节有这么多的体育活动习俗,

今年虽然不能上山祭祖、出门踏青,

但我们宅家也可以玩转清明活动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