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还是阴雨绵绵,秋意渐浓,今日太阳却大放光芒,为我校和阳翟小学10月25日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增添别样的色彩。
身边的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小朋友最喜爱的。今天阳翟小学的苏招治老师和岳口小学的陈蘋蘋老师将分别为我们带来《坐井观天》、《猫》两堂充满趣味的语文课。
上课铃声一响,阳翟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早已端坐好姿势等着苏招治老师。苏老师以图片导入,认识小动物“青蛙”,立刻就引发学生对这只小青蛙的好奇。
随即,通过“微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展示了学生的预习成果,发现小朋友很聪明的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住了生字宝宝并懂得提醒他人书写应该注意的地方,这实在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低年级教学注重对孩子生字书写以及写字姿势,苏老师及时提醒孩子的坐姿并让孩子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做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虽隔着大屏幕,却也能感受到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越学越有意思,越读越有兴趣,都扮演起“青蛙”和“小鸟”了。一堂课下来,苏老师巧用多种教学工具,让孩子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篇课文独特的趣味所在。
第二节课观摩课是由岳口小学的陈蘋蘋老师执教的《猫》。陈老师以图片和视频导入,让孩子感受到这可爱的小动物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带来了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为孩子们介绍这位喜欢猫还把猫写下来的作者——老舍先生。一环紧扣一环,陈老师利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间简单几笔就将一只可爱的猫画在了黑板上,再将孩子找到的关键词贴在猫的胡须旁边,板书设计独特新颖,直观效果明显。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比如“中心句”“总起句”还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等,中年段的孩子注重写段,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有利于孩子的段落扩充。除此之外,陈老师抓住关键词“古怪”,逐一品读猫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且创设情境引读,让孩子体会猫的“尽职”。过度语设计巧妙,理解“蹭”这一动作陈老师加上肢体语言,同时还让孩子也做一做这动作;再将“小梅花”和“脏脚印”进行对比,更能看出老舍先生对这只猫的喜爱之情。在“丰富多腔”的理解上孩子们为我们展现了各种脾气下小猫的叫声。
整堂课孩子们积极参与陈老师的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陈老师语言贴近学生,神情自然,让人感觉十分亲切,除此之外,陈老师还特意穿了一件有猫图案的衣服,各方面的设计都足以看出陈老师的用心。课堂教学陈老师利用幕布、白板、聚光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堂信息化的语文课。陈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孩子们越学越喜爱这只“古怪”的猫,着实也是一堂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课。
通过这次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展示,可谓是效果显著,信息化交流,省去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却也能达到两个学校之间交流的目的,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之大。
图/林国芳 马小玲 文/郭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