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高山流水,情深意长——记韩玮隽老师《伯牙绝弦》公开课

作者:来源:西柯学区时间:2016-10-30 浏览:34

                                     高山流水,情深意长

                                                         ——记韩玮隽老师《伯牙绝弦》公开课

     古人云:千金难遇知音。知音,一个我们不敢奢望词,知音,一生难求。可是古时候的俞伯牙却遇到了一生的知己——-钟子期。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1025日上午,韩玮隽老师于录播室进行《伯牙绝弦》的公开课教学。

走进韩老师的课堂,仿佛听到了伯牙优美的琴声,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喟然长叹、悲切伤感的神情。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失落的心境……韩老师的课,之所以给大家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与她对文本的挖掘、领悟得深入、透彻是密不可分的,是她巧设情境,精心构建教程的结果。

进入课堂,韩老师先用优美的声音讲述故事, 然后就用深情款款地语调说:“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资料引进与氛围营造合二为一。古画、古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古文的磁场,把学生带入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同时,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运用朗读的形式,在不经意间,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韩老师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整堂课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

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被这知音之情震撼、惋惜、悲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然而弦尽音未尽,那余音却久久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弹之不走,挥之不去。这正是吴红花老师在《伯牙绝弦》一课中为我们奏出的优美动人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