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做研究型教师,走研究之路 ——记厦门市小学语文“研究型课堂”送教下乡活动

作者:小学教研室来源:同安教育局时间:2016-10-28 浏览:50

教学不可无模式,但也不可唯模式。              ——题记

【新星小学专场】

为解决城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实践能力,促进专业成长,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厦门市教科院组织“叶雪冰名师工作室”于20161020日在新星小学举办了“研究型课堂”送教下乡活动,展示了工作室在“中年级观察习作”课题中的丰硕成果。

    活动安排了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经验分享三大环节。

    康乐小学廖旭华老师执教《抢礼物》(习作教学)。廖老师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新星小学四年1班的孩子们很快和她熟悉了。她为孩子们带来了习作的三大法宝:眼看、心想、耳听,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会观察、思考,并现场写下了他们所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收获颇丰。

    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陈雅芬老师执教《画杨桃 读写结合》。陈老师像一位大姐姐带领着新星小学四年5班的同学们在各种小故事里穿梭,旨在让同学们懂得“写好小故事,明白大道理”。陈老师为此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让同学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小故事,说明白自己的道理。

    康乐小学胡慧玲老师带来讲座《帮助擦亮慧眼,努力唤醒童心——中年级观察习作的实践思考》。讲座从“进行中年级观察习作的原因”和“中年级观察习作系列具体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和展示了工作室的研究实践成果,带给在座的老师们不一样的教学理念。

【竹坝学校专场】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城乡教育交流,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的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61020日,厦门市小学语文名师在厦门市教科院的带领下来到了到厦门市竹坝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来自湖明小学林蓉老师、集美进修学校孙丽圈老师、前埔北小林睿和同安进修学校教研员洪延平老师,分别为与会老师展示了《孔子拜师》《蝙蝠与雷达》两节精彩课例,《做汉字文化的传承者》《从“教课文”到“学语文”》两个精彩讲座。四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色、以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新颖的课堂设计、生动的教学展示及鲜明的教学个性,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随后,在厦门市教科院邵巧治老师的安排下,上课教师还与听课教师进行了精彩的互动,让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本次教研组织者厦门市教科院邵巧治老师表示:本次活动,充分展示出学科骨干教师扎实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教学素养,同时听课教师的虚心好学、善于思考使得交流过程更加深入,交流氛围更加融洽,达到了城乡教师的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效果。

  “这几堂课都很精彩,教师们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让我们耳目一新,能和他们学习交流,真是受益匪浅。”刚听完课的竹坝学校年轻老师们激动地说。

教学不可无模式,但也不可唯模式。此次送教规格高,正高级教师倾情指导,小学语文教研员亲自授课。教师们更加充分地关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不仅加强了名师和农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更是实现了教师间的教学互助、共同成长。

做研究型教师,走研究之路。

【图文撰稿:进修学校小教室、新星小学、竹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