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梧侣学校、萤火虫新父母双获2016全国家校合作大奖

时间:2016-11-01浏览:951

  

厦门市梧侣学校、萤火虫新父母

双获2016全国家校合作大奖

 

201610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IFFE2016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广东中山博览中心召开。众多中外知名教育学者、媒体大V、教育机构研究者及近千名一线教育官员、教育工作者、家委会代表参加了这场年度顶级的大教育合作盛宴。

在这场盛宴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评选结果揭晓。厦门市梧侣学校获得“家校合作十佳优秀案例”奖项。萤火虫厦门站推选的龙美莲家长,获得“2016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评选入围人物称号。

一、“激励计划”荣誉含金量有多高?

    “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支持、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一个重要推广计划,自201281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父母的积极响应,活动旨在大量征集、海选优秀的家校合作案例和成功新父母案例,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案例和新父母人物须经过推荐、初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多个阶段。

厦门市梧侣学校选送的案例《让幸福拥抱每一次遇见》,在201610月受邀参加山东济南全国家校合作论坛现场展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国300个案例入围,首轮30个案例经网络投票海选,最后经专家组评审表决后,梧侣学校案例名列第五,获得“2016十佳优秀案例”称号。

2016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入围人选仅10人,每年评选父亲的、母亲各1人。萤火虫厦门站龙美莲家长,被评为“2016中国新父母年度人物”入围奖。

据悉:这是福建省惟一入围“激励计划”的两个项目,也是此次全国惟一在一个区域里,学校及家长双双入围“前十”的特例。

二、“激励计划”为何双双“花落同安”?

梧侣学校(十佳案例)——

幸福,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品质。幸福,就是“你想到的,我做到了,你没想到的,我也做到了”。

做为一所为企业员工子女就学做配套服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仅短短六年时间,其不仅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更打动师生和家长的心的,是他的幸福理念和日复一日的持续行动,时时、处处为家长、为孩子着想,“让幸福拥抱每一次遇见”,这是一所有温度、有信仰的学校;他的开放办学模式,每天有百名家长进校园参与“新教育生活体验日”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与学校一起成长”,这是一所有气魄、有眼界的学校;他是许多父母和孩子眼里的“奇迹梦工厂”,千人用餐鸦雀无声,百亩校园无一垃圾桶,六年周末坚持零收费公益活动,这是一所有爱心、有智慧的学校。

龙美莲(年度新父母)——

龙美莲,一名普普通通的同安集中区企业员工,也是目前在同安赫赫有名的“亲子共读和家庭教育”公益组织——“萤火虫厦门站”核心义工。

萤火虫厦门站”的建立,源于梧侣学校的新教育“新父母”课题,从2013年成立以来,该站以每天一次故事“正能量”传递、每周一场专场讲座、每周一次线下社区读书活动、每半月最少一场进校园故事分享汇、每半年一场大型公益活动的频度和热情,唤起了工业集中区和企业员工子女对阅读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如今,萤火虫组织已经拥有了10个义工成员单位,成员已遍布同安及周边城市地区。形成了立足同安、辐射周边的公益组织。

龙美莲做为一名普通的家长,她既是萤火虫组织的受益者,也是萤火虫公益行动的核心人物。她不管工作多忙,都尽可能参加亲子共读线上线下活动;她与萤火虫义工一起,深入企业、学校、年级、班级,宣传、传递开放、合谐、共生的家教理念和家教知识;她深入厦门萤火虫各义工成员单位,把对从事义工工作身心成长的体会,把对公益活动的热爱,化为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讲稿传递出去,让萤火虫组织日益壮大,让萤火虫“点亮自己、照亮大人”的精神,影响日益深远。

三、什么是家校共育的未来方向?

IFFE2016家庭教育国际论坛由央视大V樊登担纲主持,论坛以朱永新教授的主题演讲为起点,传递着“与孩子一起成长”这一国际教育学者联袂释放的强烈信号: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成长是“共作效应”,“儿童是成人之父”,真正儿童的伟大,是他是成人的一面镜子。他给了成人世界第二次生长的机会。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父母和老师的技能不再足以传承给孩子,反而需要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可能性。建立平等的教育模型,“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大势所趋。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

孩子天生具有社会情怀,也愿意有所贡献,他们乐意参与“社会进化”,他很可能把一切搞得一团糟,但你一定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

——美国菲尼克斯大学教授玛丽.尼尔森

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源”点,6岁前决定人一生的心理品德。心理抚养,不要让其自然而生,而是需要有意而为。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央视今日说法点评专家李玫瑾

我们靠什么来教育孩子?动摇教育权威的信息时代如何做老师(父母)?缺乏与时俱进的家规教风如何培养具有中国素养的人?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老师(父母)自已,自觉自愿向孩子学习。

——中国家教委副理事长、中青研中心首席专家 孙云晓

厦门市梧侣学校校长参加2016家庭教育国际论坛  

厦门市梧侣学校《让幸福拥抱每一次遇见》荣获“2016十佳优秀案例”称号

萤火虫厦门站义工龙美莲荣获“年度新父母”称号   

  

  厦门市梧侣学校获奖案例《让幸福拥抱每一次遇见》展示

  “阳光宝贝 快乐家庭”活动

新教育生活体验日 常态化的家校互动

  

  新教育萤火虫站挑起书香社区建设大梁

  

  超强台风后,家长自发到校参与灾后重建

厦门萤火虫义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