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秋雨绵绵而至,带着春的清新,夹着夏的余热,悄悄地到来。没有瓢泼,没有猛烈,一切都这么刚刚好,在这轻灵的秋雨声中,新城小学正静静地孕育着美丽的科研之花。
10月8日下午3点,在新城小学多功能教室内,举行了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策略运用研究》课题开题会会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本次开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肖俊宇老师、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陈陆一老师、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同安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陈溪水、课题组顾问沈明算老师、同安区新城小学吕志评校长、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陈燕玲书记、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邵文川老师,以及课题主持人、全体成员及热心参与研讨的老师,共二十多位,一起参与了此次课题论证活动。
会议伊始,三位课题组成员杨晓兰老师、陈妍妍老师、黄玉璇老师,伴着轻柔的音乐带来了 “在结束的地方开始”的诗歌朗诵,“改善教育生活的秘密或许就在追寻课题研究意义的路上。”市级课题的结题并不是研究的终点,她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仿佛宣告着课题组老师对教育科研的不断向上,更是拉开了此次课题论证会的序幕。
诗歌朗诵《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紧接着,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陈溪水书记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宣读完毕后,由课题主持人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吕清香老师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策略运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吕清香老师着重从该课题的提出、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案和经费计划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陈诉。优化“举一”的策略、有效“反三”的策略、不同文体“举一反三”模式、不同实践点“举一反三”模式等是课题组的研究重点,站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引导学会自主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并形成稳定的语文能力。不仅如此,吕清香老师还提到了应看到之前课题研究的不足,加强量表运用与实验对比,进行更加科学的课题研究。肖俊宇老师和陈陆一两位专家在随后的论证中,肯定了开题报告的撰写形式、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及一些合理的研究策略的同时,对课题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肖俊宇老师就如何进一步研究核心素养,以及如何融合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和迁移策略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陈陆一老师则希冀课题组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成果,并能加强聚焦核心素养和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维一体,细化语文要素、关注三种形式等。专家们的评述周到全面,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整体思路和运作方法,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搭建了阶梯。
陈溪水书记宣读《课题立项通知》
吕清香老师汇报课题开题报告
肖俊宇老师进行专家论证
陈陆一老师进行专家论证
会议的最后,陈溪水书记进行了总结,他感慨到,这是一群用心,不辞辛苦,认真做科研的老师们,希望能更好、更深入得研究下去。
“重新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会议主持人陈束贤老师如是说,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课题研究一定能在未来收获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