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充满朝气的十一月的第一天;今天,我们学校数学教研“名师进校园”系列活动有幸邀请到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副校长李鹏老师到校送课。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充满数学智慧的灵动的课——四年级的《比大小》。
课堂的开始,李鹏老师以“那些年我们比过的大小”引入,带领学生快速回顾了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过的比大小题目,学生兴趣盎然,李鹏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我们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在比大小。今天,还学比大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接着李鹏老师借助格子让学生猜测、观察、讨论、比较排出这6个未知数的大小,巧妙地把亿以内数比大小的法则“先比位数,并且从最高位比起”和“亿以内数比大小为什么要分级”融汇其中。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将数与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依托“形”更好地理解了比大小的方法。
但李鹏老师不停留在此,他设计了4道有趣的比大小的题目,分别得出4个“比大小”标准:先比单位再比数量;单位相同比数量;数量相同比单位;单位数量都不同化单位。经历了这些活动,又引领学生回到一到三年级的题目和今天“亿以内的比大小”,找到共同点:比大小要先找好标准,也就是单位和数量。由此,回归“比大小”的本质,课堂得到升华。最后用一张猪和老鼠的图片比大小,让学生开放性的找不同的标准来比大小。
李鹏老师整堂课的题目设计生动有趣,让学生“玩”了一节课,在李鹏老师幽默的带领下,四年8班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可以看到学生是在很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堂课的知识。这样愉快的心情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直到下课后同学们走出教室时还念着:“这节课真好玩!”
李鹏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与学生自然热烈的互动,对数学教学系统化的思考让听课老师们印象深刻也让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对数学课堂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张茹华老师和宋晓春老师等老师也分享了对这堂课,以及对今天如何更好地处理教材,如何系统地把握数学知识,如何思考每一课教材背后数学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名师进校园”,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素养,开拓了老师们的教学视野,带给我们的是对教学的不断探索,不断思考……
(文:陈素云 图: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