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小雨,带来了秋的凉意,也迎来了一场“学习的革命”。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展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实践研究,10月11日上午,我校邀请了集美区杏东小学的老师们前来授课,共同交流。同安一中滨海校区、宋宅小学的教师代表也参与了此次的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为教学观摩。集美区杏东小学的蔡筱颖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去年的树》。学生们按四人小组的座位入坐,老师们则坐在学生旁边,近距离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下来。
课伊始,蔡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文章作者新美南吉。在检查字词掌握的环节,老师讲解了“融”“伐”两字的字理,帮助学生了解字形由来,准确理解字义。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围绕“鸟儿寻找树的过程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问题展开阅读、探究。首次班级交流时,学生较为拘谨,一个学生说出答案后班级就安静了。这是初次尝试学共课常有的现象,教师及时进行串联,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答案,寥寥数语,便激发了学生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的勇气。
四人小组再度学习之后,班级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理解都有理有据,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逐渐起色。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文章中的几次对话,并相机引导学生感悟新美南吉的语言特色,水到渠成。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学共”理念深入课堂,学生思维碰撞,见解独到,展现的是与我们平时上课大不一样的课堂景观。老师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独特的见解——那样自然;孩子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那样自信;当同学发言时,眼神追随,秩序井然——那样和谐……
第二节为观课后的交流。蔡筱颖老师先介绍了课的构思,随后老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们提出了不少问题:如何培养孩子协同学习、如何将学共理念融入到课堂中、怎样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共同体课堂实践探究等,杏东小学教务科张俊茜主任偕同几位教师一一作了交流。
雨悄无声息地停了,但我们教研的热情依旧不减。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不断地深入探讨,不断地进行反思,我校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孩子们,老师期待听到你不一样的想法!”“老师们,我们将一起抱团前行!”…… “学共”的种子已经播下,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文:苏秋双;图:陈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