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培育课题之花 碰撞思维之火——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开题论证系列报道(六)

作者:来源:进修学校时间:2018-10-16 浏览:352

伴着秋的旋律,迎着秋的序曲,我们同赴一场课题论证的盛宴。2018年9月26日上午,在新星小学会议室隆重举办了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第六场开题论证会。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持人区课题规划办成员、新星小学副校长陈延芳老师对与会的专家嘉宾及课题组成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会议伊始,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柯福强老师郑重宣读了《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关于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立项的通知》,并强调了课题开展过程中的工作要点,希望各课题组能够通力合作,在专家的引领下顺利开展活动。

首先,厦门市梧侣学校副校长庄美琼陈述了《基于新教育理念的家校共育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庄老师从“为什么确定这一课题”、“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指出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是符合学校校情及学情的先进教育理念,具有可观的实践价值,该课题主要思考了我们能挖掘哪些家长作用,并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家长的积极主动性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陈述完毕,祥平中心小学校长邵永红和汀溪中心小学校长陈海庭分别对该课题进行点评。邵永红校长认为,该课题选题好,符合梧侣学校校情,立足于先进的理论基础,研究点小而实,具有可研究性,但建议力求升华、补白“新教育”理论,并确定检验方式及标准。陈海庭校长提出,该课题选题准确,立足学校实际,研究思路及目标清晰,建议进一步细化研究分工,并对实践成果有充分预估,突出研究前后的变化。

其次,同安区官浔小学詹海清老师论述了《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科融合与德育渗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詹老师结合课题的研究现状,明确研学旅行的概念及课题研究目标,详细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案,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评议专家进修学校教研员杨辉容和教育局德育科施纯结分别对该课题进行点评。杨辉容老师认为,该课题立意新,重视学科融合及德育首位的理念,目标设定完整、清晰,建议大胆突破研学制约,争取在教育许可的最大范围内利用社会资源,并形成课程资源,使研究成果可借鉴、可推行。施纯结老师认为,该课题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中研学旅行存在的“重旅行轻研学”的问题,提出跨学科的课程研发,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研究方法适宜,研究成果预计合理。同时,施老师提出,课题组应进一步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并力求以更为丰富的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接着,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陈晔老师阐述了《绘本应用于小学心理自我认识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陈老师介绍了该课题的理论依据,明确了“绘本”和“自我认识”的概念,详细说明了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等内容,积极创新并探究绘本应用于小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有效心理课堂模式,实现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发展。进修学校心理教研员陈云雅和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邵雅兰老师分别对该课题进行点评。两位老师认为,该课题选题新、基础实、有价值,不仅有心理教学纲要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依据,还切合当前重视心理、流行绘本、推广全领域阅读的热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创新性,值得进行研究。但是,该课题的研究难度较大,需要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理论水平,确立更为清晰的研究方向,并细化研究过程,明确研究的研究的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培育课题之花,碰撞思维之火。此次课题开题论证会成功举行,专家们对课题做了深入的分析、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小学教科研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路上携手同行,静待花开!

  

  

(供稿:区规划办,新星小学 陈延芳、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