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2018年9月26日这个美丽的金秋午后,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开题论证会在大同中心小学电教室举行。此次一共有4个课题将进行课题论证,并邀请了四位专家领导分别是陈旭民老师,邵文川老师,林振克副校长,吕志评校长出席。在主持人黄荣玉老师的一一介绍与课题立项宣布下,论证会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进行论证的是大同中心小学的苏惠雅老师,她主持的课题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她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课题名称的界定等7个方面进行课题论证,提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放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法上,研究教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有效的数学阅读教学途径,为学生搭建起积极有益的数学阅读平台。
第二个进行论证的是进修附小的张舒忻老师,她参与的课题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阅读的实践研究》,他们课题组成员基于之前研究的课题进行再次的深入开展,他们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将努力开各项活动,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例如数学小报,数学漫画,数学思维导图等活动。
第三个进行论证的是埭头小学的陈美娜,一个学校的教研团队有多强大,他的教学质量就多了一分保证,这是一个全校数学老师一起申请的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陈老师从多角度全方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基于数学教师的成长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她们课题组重点采用行动研究法与经验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梳理和整理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优秀案例。
第四个进行论证的是第三实验小学的高巧文,点亮心灯走进数学阅读,他主持的课题是《核心素养下全领域小学数学阅读的实践研究》,该团队做了很多的调查研究与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阅读活动来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注重平时的积累与阅读活动。最终实现努力向预期目标靠近,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风气,阅读能力的明显提高,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数学思维品质的养成。
这四个课题研究可谓集结了很多教师智慧的结晶与努力的方向,在论证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教师对数学研究方向的热情与深度。最后是专家领导点评环节。
邵文川老师针对第1、4个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与肯定。他说作为课题研究,我们需要明确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以及在2年后我们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最重要的是研究的成果具有可模仿与实践意义。
陈旭民老师主要对第1、3、4个课题进行指点,他认为数学阅读的培养,对当前省、区、市、质检至关重要,几个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研究过程应重视对于实验班级的观察,数据收集,专项研究等。对于全领域的阅读,可以说是同安教育的首创,它包含全学段,全时空,全对象。涉及面广,在开展过程中应当有聚焦点和重点。
林振克校长主要对第2、3个课题进行指导。他提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研究。应当明白研究的方向是什么,路怎么走。阅读应当是主动式阅读,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区别,阅读应当依托于教材,精读,细读。研究过程中可分成4大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收集与整理,按块进行研究。
吕志评校长主要对第2、3、4个课题进行指导分析,他提出计划研究的内容可以着重一领域进行研究,比如数感,符号化,数学模型等。教学设计目标要细化。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的联系,有哪些可以提升。应注重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研究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实效和测验的对比。
这是一场颇具意义的数学盛宴,4位老师的论证和几位专家精彩的点评与指导,让我们在场的每位老师都深受启发和鼓舞。这是希望的起航,也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供稿:同安区规划办、 同安区大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