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探讨交流促提升
——厦门市第四期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教育实践活动(五)(六)
【新民中心会场】
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师们提供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的提升。 12月07日上午,厦门市第四期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育实践活动在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举行。同安区全体新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庄剑华老师主持。活动采取先听课后研讨的形式进行。首先由新辉小学的吴坤垚老师、蔡宅小学的吴嫰老师和田洋小学的陈红红老师就四年级的《条形统计图》各上了一节不同风格的展示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三位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落实新知,不仅注重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更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重难点的突破。三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与学生积极精彩的表现相结合,为大家呈现了风格迥异的课堂样式。
在评课、研讨、交流活动中,先由另外三位农提班老师与大家分享他们听课的心得与自己的看法,然后新老师们也就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认为:在教学活动中,三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落实新知,做到了“扶放”有度、点拨到位,是高效的课堂。最后,主持人庄剑华老师也就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作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引。
在短短的几小时里,老师们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让每位教师度感受到了“同课异构”的别样风采,感受到了教与研的快乐!
【西柯二小会场】
12月7日上午,厦门市第四期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高班第三场教学实践活动于西柯第二中心小学拉开帷幕,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冬晖老师、2016年新分配的部分数学老师、本期农提班全体成员,同课异构的内容同为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
第一节课执教的是来自五显中心小学的郭柯芳老师。郭老师教材挖的透、学情掌握的准,注重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注重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郭老师的沉着,冷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课执教的是西柯第二中心苏露英老师。苏老师的课给大家带来了创新课堂的惊喜,她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学生的引导到位,对教情和学情的胸有成足,使得学生在引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揭示梯形面积公式的目的地。
第三节课执教的是西柯第二中心小学陈武警老师。陈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让所有人都耳目一新。他复习有效,铺垫到位;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特别是把微课有效融入课堂的新创举给新教师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课后教研员王冬晖老师组织集体评课议课,叶春梅、林诗柔、林慧琼三位老师分别对三节课做了细致的点评,教研员王冬晖老师更是从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课堂生成处理方式等各方面对三节课做出精彩点评和悉心指导,并对与会听课的新教师们提出课堂教学的宝贵建议,老师们均受益匪浅。听课的老师们的积极探讨,执教教师们的大胆反思、主动学习、认真总结,使教研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汇报课活动是自2016年8月厦门市第四期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高班一行人远赴北京首都参加培训学习归来后,把专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检验,学员们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真正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对学员们的课堂教学能力起到了不断促进作用,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图文:同安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新民中心小学 吴坤垚
西柯第二中心小学 陈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