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无限的眷恋,走近你,那莹亮温润的釉彩,那质朴古雅的青黄,让我忆起年少的梦……
汀溪水,碎瓷一片片,偶拾起,涟漪向远消……
带着无限的眷恋,走进你,未曾想过,你的名字竟这般美丽——珠光青瓷!
岁月远兮,绝代风姿理应传世,前尘旧梦,与你相约!
2016年12月23日上午,同安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身边的文化古迹”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在褒美小学如期举行,来自同安区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老师们跟着五年级的孩子们,走进了一场旖旎的古文化传承盛宴——走进珠光青瓷,动手做陶艺。
褒美小学地处人杰地灵的美丽汀溪,这里文化底蕴浓厚,在村里信步,时时都会有惊喜:进士第、褒美芋、珠光青瓷片……
学校立足本土,发展特色课程。早在2015年6月,由千境公司的爱心图书角捐建活动,珠光青瓷进入了师生们的视野,学校组织师生们到陶艺村进行夏令营活动;2015年9月,举办“非遗进校园,青瓷放光彩”和“你泥我泥”的活动,让全校师生们感受到身边古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的引入开展,学区领导高瞻远瞩,敏锐地发现教育资源,一方面指示学校积与研究珠光青瓷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联系,商讨合作协议;一方面与镇政府联系,争取资金,开展课程。2016年秋季的新学期,学校的陶艺教室逐步建成,安排教师,设置教学内容,开展活动,烧制学生作品等,拥有本土特色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正式开课了。
每次一到陶艺课程时间,学生们就非常兴奋,揉泥、切条、拉坯、修坯……每个环节都很认真地学习,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作品烧制出来后,真是脸上乐开了花。
褒美小学的叶火灼老师年近六甲,却不减教育传承的热情,他为大伙儿呈现了一堂精彩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课《做做陶艺》。课上,叶老师富有感情地介绍了珠光青瓷名字的由来及历史,生动形象地阐述制陶的几个步骤,详细地说明了制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创作出了一件件造型各异,古朴有趣的陶艺作品,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前面的是五年级一个随班生的作品,没有单独指导,完全出自她的自创,造型与众不同,陶艺师傅非常赞赏。随班就读学生的作品展示,给了老师们太多的感动。是的,成才的路不止一条,有的适合动脑,有的适合动手,不管怎样,只要有一技之长,今后能在社会立足,这就是多元教育的成功。
这样的课程不仅学生们超喜欢,连听课老师们都激情澎湃,蠢蠢欲动!瞧,学生们一下课,换老师们上场了。穿上围裙,挽起衣袖,摩拳擦掌,做做陶艺——
褒美小学校长叶伟铭的讲座《立足本土发展特色》,更是让老师们了解到珠光青瓷的渊源,以及邂逅她的缘由。
教研员王冬晖主持了互动交流活动,听课老师们都非常有感触,开心地分享了今天的学习心得。“这是很草根、很接地气的校本综合实践课程,对培养孩子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对传承文化是意义深远的”,王老师如是说。老师们对这门课程、对这本书、对授课叶火灼老师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赏,期待这样的综合实践课能大放光彩。
学区柯土地校长简单介绍了《走进汀溪》这本校本课程的编辑和内容。
教育不仅仅是有学上,上好学,还应求育人才。而什么是人才?李克强总理提到的“工匠精神”作了很好诠释: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今天,褒美小学开设陶艺课程,不只限于简单的学习陶瓷制作,还传承祖辈留下的灿烂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更要将它发扬光大!
陶瓷的根在中国,珠光青瓷的根在汀溪!只要根在,希望就在!!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同安区汀溪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