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心随音动 以美育人 ——同安区第三实验幼儿园艺术领域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我园以“艺术领域公开课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掌握艺术活动的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师艺术领域公开课展示活动。

人人都能想象,会想象,孩子对于世界的想象是永无止境的。在这次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们引导幼儿“借形想象”让一幅幅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故事。

 陈燕明老师《大班美术活动:橘皮畅想》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能给予幼儿的是创设环境、语言引导、贴近生活的材料等,让幼儿自己去畅想与创作。恰逢秋天,是橘子的季节。橘子酸酸甜甜,孩子们都爱吃,那么橘皮有什么用处呢?陈老师通过引导幼儿借形想象,尝试在橘皮上创造性想象添画。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作品内容,体验特殊材料创作的乐趣,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户华勤老师《大班艺术活动:天生一对》

 户老师通过欣赏蝴蝶身上的花纹,人体的构造,建筑的设计等等,带领孩子们一同感受大自然中的对称美,并引导着孩子们尝试选择使用食用色素及水粉颜料进行作画。在作画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点画、流画及抽画的方式进行对称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借形想象,使自己的作品注入灵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叶少梅老师《大班美术活动:动物时装表演》

 薛文彪老师在美术课程理念中提到:“以愉悦的艺术游戏激发儿童的艺术天分,以严谨的思维引领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各种不规则的图形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他们各不相同,有的像各种不同的动物。大班幼儿已了解并掌握一些抽象知识,他们对图形已然产生了兴趣,喜欢探究这些形体像什么,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讲一讲、试一试、做一做,围绕抽象形体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创作。

 李雪萍老师《中班美术:花儿朵朵(手形彩绘)》

 本次活动改变原本的平面表达方式,以手为载体,引导幼儿从花形联想到手形,通过观察、想象,大胆把颜料涂抹于手上,表现花朵的造型和色彩。活动后教师反思,应该多给幼儿创作的时间和相互合作的机会,分享环节应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欣赏他人作品的机会。

 洪菁菁老师《大班美术活动:彩色雨》

 洪老师采用有趣的形式,新奇特别的材料,调动孩子的兴趣,充分引发幼儿全身心地自主参与,促进其充分、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培养幼儿想象力,在激发幼儿想象和创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信心,让幼儿充分体验美术创作带来的愉悦。

周晓倩老师《中班美术活动:圆圆家族拍合照》

生活中圆形的东西非常多,可以找到许多圆形的事物或动物。本次活动通过为圆圆家族拍合照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对于圆形的概念有了更多的感知,对探索生活中的圆感兴趣。提到圆形,成人往往会有思维定式,想象总是局限在常见事物。本次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根据圆形、半圆形曲线展开无拘无束的联想,一切皆有可能。

 陈远晴老师《大班美术活动:咕噜咕噜的画》

 晴晴老师的这节课选材比较新颖,符合大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喜欢创作、喜欢表达等年龄特点。以歌曲“泡泡不见了”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提问自然的引出了主题,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欣赏与创造,进一步感受借形想象画的艺术魅力,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及创作能力。

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橘子皮变成了一只小恐龙、滑滑梯、美人鱼....泡泡变成了向日葵、外太空星球......线条组成的图形变成了斑马、长颈鹿、大象等各种小动物......“借形想象”这独树一帜的智慧创意儿童美术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灵动稚拙、富于变化的想象方式与孩子的思维方式完全吻合,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心随音动  

为了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下体验快乐,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风格组织音乐活动,生动有趣的语言、夸张丰富的表情、姿势优美的动作等,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游戏教学中感受音乐的有趣与快乐。

杨秀勤老师《小班音乐活动:小瓢虫飞》

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模仿小动物、小昆虫,因此设计本活动。本活动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经验,也符合纲要的要求。以歌曲《小瓢虫飞》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模仿小瓢虫飞的动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学习身体的各部分名称。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健康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

 林晶晶老师《小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找家》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为歌曲主题出现做出了铺垫。歌曲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神态。这首歌曲说唱交替,歌词短小,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游戏。林老师在说白部分设计了动作跳跳呱呱,同时利用图谱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边观察图谱,边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让幼儿喜欢学唱、喜欢游戏。

 吕小倩老师《小班音乐活动:动物歌》

 吕老师以森林情境导入活动,与孩子们在音乐中寻找小动物的叫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以优美的声音,稳定的节奏去模仿小动物,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通过欣赏--范唱--学唱--分组对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会合拍完整的演唱歌曲。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喜欢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渴望用音乐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情感。音乐,它不仅以其动听悦耳的音响激发孩子的情感、陶冶孩子的心灵,而且以其神奇的魅力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研促教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行则空。评课环节中,执教教师分享了自己备课及活动实践的感悟,听课老师们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朱园长和林副园长带领大家针对“如何把握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开展教学活动”、“理解借形想象的含义及如何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如何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等进行共同研讨,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给予了可行的改进建议。相信老师们对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如何提高幼儿园艺术活动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活动最后由林雅萍副园长进行总结,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老师们深觉成功的教学活动背后是深邃的思考,是艰辛的探索,更是经验的分享。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抓住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不断提升自我的艺术素养,落地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图/文:陈红梅

编辑:黄晓敏

审核:林雅萍

2022年11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

日期:2022-11-28

Copyright © 同安教育网 2002-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三秀路176号 传真:7315157 闽ICP备15005247号-2

监督举报电话:0592-7022921,邮箱:jyj@xmt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