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古人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9100多万党员的“最好的教科书”。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回顾百年征程,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从内忧外患到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展望未来的路,我们一直在路上!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不能忘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是我们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记得还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党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古田军号》,影片以“小号手”的独特视角细腻地讲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从井冈山到古田会议的史实,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仿佛把大家带回那一段艰苦岁月。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不断摸索前进,最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老一辈革命家坚定信仰、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
从古田再出发。3月26日,在学校党总支的带领下,我踏上了古田这片革命热土,第一次近距离地触摸红色革命,在一砖一画里,触摸历史的温度。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里,当年的会场,极其简朴而不失庄重,透过那些古老的桌椅和各种摆设,依稀能够感受到中国革命出现的那一缕曙光。驻足观看,仔细聆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理论精髓。在这情景教育的浓厚氛围中,我更加深入地体会了党和军队的艰辛成长历程,增强了党员先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到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客家博物馆等地,观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再次聆听红军事迹,进一步了解苏区军民在中央红军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讲解员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介绍,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在长汀县城,我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纪念馆,详细了解了闽西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瞿秋白同志和杨成武将军虽已逝去多年,但他们的信仰与理想、责任与担当,都留在了历史的注脚里。
回顾历史是为更好的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实践充分证明,古田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党和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对于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振叶以寻根,观澜以溯源。历史是一部沉重的教科书,红色纪念是最好的课堂,党史学习是对革命历史的缅怀,更是自身党性意识的升华。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做到以史为鉴,正本清源,坚定初心,担当有为,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贡献,以昂扬姿态奋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热潮中去,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作者: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吕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