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召开

发布者:叶武艺发布时间:2018-05-28浏览次数:3251

 综合生活,走进实践

 ——记厦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18年5月23日,厦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在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召开,活动由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王冬晖老师主持,共有来自厦门市各个兄弟区校的近百名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参加研讨活动。

 

 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陈妍妍老师执教研讨课《走进同安民间文化》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陈老师从金砖会议入手,以有奖竞猜、自主选择观看视频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研究同安民间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然后从上网、查阅书刊、采访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研究途径的指导,最后指导学生完成方案的制定,并进行点评。

 

第二节课由厦门市大同小学校长庄莉老师执教《走进帽子的多彩世界》。上课伊始,庄校长就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帽子的兴趣:谈话引入、变帽子魔术、让学生佩戴不同类型的手工帽,在庄校长的鼓励激趣下,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随后,庄校长指导学生从资料袋中对不同的帽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明白除了类型,用途、材质、外观等也是走进帽子世界的途径。在完成方案制定环节,庄校长因材施教,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制定方案的方法。整堂课环环相扣,趣味环生。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在活跃的气氛当中感受到了综合实践课所散发的无穷魅力。

 研讨课一结束,庄莉校长紧接着为老师们带来另一场精神盛宴,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帽子的世界”主题式项目学习为例》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庄莉校长跟老师们分享了她在园南小学开展主题式项目学习的过程。她说,主题式项目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和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跨越学科统整,课程具有整合性和综合性;二多主体参与,学习呈现自主性和开放性;三精心策划实施,活动展现实践性、连续性。

 紧接着,教研员王冬晖老师组织了互动点评。参加会议的老师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感想和收获,积极地分享对本场活动的心得与收获。

 思明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吴孙勤老师对两堂展示课进行点评,他提到,今天的两堂课属于同课型异构,都是综合实践的开题课。值得肯定的是,两位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这方面相当到位,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但综合实践课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法的指导要针对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课程要激发学生创意的设计,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

 最后,市教科院的郭淑雅老师对本次的研讨活动进行总结,郭老师指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孩子学习。综合实践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精神、责任担当等。课堂要实现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的转变,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研活动虽已结束,但精彩仍在继续,教师们带着收获满载而归。每一次研讨、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成长,都给综合实践课注入了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血液。相信综合实践课会在每一次思维的碰撞中迎来璀璨的明天。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陈妍妍

 2018年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