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读书——记洪延平名师工作室读书沙龙活动

发布者:叶延国发布时间:2018-06-08浏览次数:474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一样

把人带向远方

静静地打开一本书吧

——狄金森

2018531日下午,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双溪书吧格外热闹。在洪延平名师工作室的邀请下,郑良意名校长工作室、陈燕玲名师工作室、官浔小学颜晓青校长带领的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聆听华东师大出版社福建策划部主任、《教师月刊》首席记者编辑朱永通老师讲述与“书”有关的故事,聆听他对待教育的真知灼见。

活动在洪延平老师主持下,拉开了序幕。朱老师的讲座主题是《教师为什么读书》。一个多小时,朱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所观察到的诸多教育细节以及在读书、写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旅程。他说,每个人都有很多想不明白却想要弄明白的事情,这需要阅读;每个人还有很多看似懂得其实未必的思维盲区,这需要阅读。

讲座中,朱老师率先分享了几则生活小故事:不知如何面对女儿卖柠檬水,通过阅读找到了恰当的办法;小侄儿的言语让人感到小孩子的深刻,直奔哲学思考……朱老师深入浅出,以其独特的视角,从成长意识的角度,谈论教师问什么读书,将专业成长的要素娓娓道来:教师除了要有本能反应外,还应具备专业反应,以理性的视角对待生活发生的每一件小事;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方能客观公正;教育是一门有情感含量、思维含量的技术活儿;教师所讲的道理应能说到学生的心里面去,即能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建立联系;生命是有节奏的,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简短的讲座,与会老师们听得入迷,时而微笑,时而深思。

朱老师的精辟话语萦绕在心田,撷取片语只言,与大家分享:庆幸,生活中遇到一本一本的书,帮助我解决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

借书来反思,把工作中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

反思=成长—有害的经验。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

……

停止读书,就停止思考,因此不读书,就是一种倒退,退向愚昧”;“书妆打扮的人生,最是令人迷恋”。正如朱永通先生的这两句读书格言,让我们收获的是教育的思考,更是人生的思考。

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用阅读对治愚昧,用阅读让文字开花,用阅读的姿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活动结尾,洪延平老师的总结语似一米阳光温暖鼓舞着每一颗热爱阅读的心

图文报道:洪塘头小学张向荣、进修附小苏蜜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