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总关情——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针对性下校活动报道之七、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26浏览次数:480


【报道七:走进五显中心】

为了提高毕业班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进修学校王冬晖老师再次走进五显学区进行毕业班教学指导,此次针对性下校是到竹山小学指导青年教师的毕业班教学工作。12月21日上午,学区教导主任颜秀敏老师带领中心小学的两位毕业班数学老师和王老师一行到竹山小学听取毕业班的复习课。

青年教师李辉煌老师精心备课,数学复习课《百分数-整理与复习》上的有条有理。首先让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整理的本单元的知识点。虽然是农村完小,但学生们做知识汇报时落落大方,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接着李老师对本单元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

课后,授课教师谈谈本课的设计思路,中心小学两位毕业班老师彭雪娥和叶丽淑老师说出自己的看法:彭老师建议复习课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要做到精简;叶丽淑老师建议老师在复习时要点出学生易混易错之处的知识;颜秀敏老师要求授课教师认识到复习课不是把旧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堆砌和罗列,变成了知识回忆课,要安排好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王冬晖老师指出:1.教师要做好课前思考。思考本单元的复习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心中有数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以减负增效。2.如何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以减负增效。3.如何使复习课上的练习更有针对性,以减负增效。

本次的下校,王冬晖老师倾情指导,给授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极为中肯,指导性很强,在座老师们在聆听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找到了今后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报道八:走进莲花中心】

通过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教研员的三次针对性下校指导后,我们逐渐领悟了“课前教学设计与课中教学推进都要紧扣本课的三维目标”“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课堂上要为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等课改理念。

为了更快地促成教师将这些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12月8日上午,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教研员邵文川老师,为我校五年级的孩子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植树问题》。邵老师课前通过“爬楼梯”手指操的暖身运动,很快地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始,他借助生活原型(手指数与手指的间隔),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接着通过两道包含除应用题与两道现实情景题(学生站队、锯木头)的对比,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揭示了本课新知的生长点。探究部分,邵老师设计开放题,让学生大胆猜测,引发学生发散思维,接着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依托“学习单”独立探究,经历了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过程。在模型建构与模型应用环节,能聚焦“植树问题”的本质,突出“一一对应”的思想,而不是始终纠缠于“三种类型”的区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现课堂的减负与高效。应用部分,邵老师注重知识的变式与迁移,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理论的实践性解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邵老师用他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诠释了课改理念,他让山区的孩子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也让莲花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们明白了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同安五显中心小学

同安莲花中心小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