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明确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为帮助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深入把握课程标准要义,明确未来教育教学方向,由区教育局发起的同安区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二期)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大课程逻辑主线规划了系列培训。4月23日至5月27日,《算法》专题系列培训作为首个专题培训如期而至,本次专题培训包括4次线上课程与1次线下培训,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的57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培训。
为更好地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同时提升师资培训的灵活性与教学效率,《算法》专题系列培训的前四次课程采用了在线直播教学形式,供教师在工作之余开展专业学习、提升信息素养。四次线上课程从Python算法概述入手,讲述了枚举、模拟等经典算法,并配合水仙花数、百钱买百鸡、24点、分糖果、斐波那契数列、整数转罗马数字、加油站等案例举行实战教学。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向教师展示相关算法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技巧,帮助教师快速掌握专业知识,并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
5月27日,为夯实线上课程所学知识、提升教师代码实操水平,《算法与编程》专题培训在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叶延国老师为培训致辞。叶延国老师指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实施在即,在课程标准实施的首年,没有国家教材,也没有过往经验,课程教学面临挑战。区教育局与教师进修学校将通过系列培训、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支持,但更需要老师们通过持续学习与创新探索将课程标准真正落到实处。叶延国老师提出,希望参培教师能够认真学习培训内容、积极参与实操练习,学以致用,助力新学期教学工作。
本次专题系列培训由世纪海航科技集团教学总监胡遥老师主讲教学。胡遥老师在初二年时就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并保送清华大学信息系统管理专业,拥有二十余年的编程经验与深厚的算法功底。
胡遥老师从《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四大核心素养入手对《课程标准》进行介绍,并重点讲解了其中的计算思维。算法是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在《身边的算法》这一章节,并与《过程与控制》《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等章节存在深度融合。对于算法的课程设计,胡遥老师建议刚起步时,可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引,以猜数字、数字加密、韩信点兵、鸡兔同笼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为载体讲解算法,再推进拓展与创新。
为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算法,胡遥老师现场讲解了几种经典算法的思路设计与编程方式。以正负数判断为例,胡遥老师先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了判断正负数的思维过程,继而以图形化编程、Python和C++三种编程语言验证了这一思维过程。此外,胡遥老师还讲解了倒三角绘制、心算挑战、最大整数等算法题目,并引导教师进行动手实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实施在即,面向数字时代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使命重任在肩。同安区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二期)将努力承担起自身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积极组织《课程标准》系列培训与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与交流平台,助力《课程标准》在同安区顺利落地执行!
图文:信息中心
审核:组宣科
单位:同安区教育局
时间:2022年5月27日